馮蕊給牛添加草料
3月13日10時,江油市小溪壩鎮東安鄉福嚴村一家肉牛養殖場內,主人馮蕊已經做完了清掃牛槽、喂草飲水、清理圈舍等日常工作,60余頭黃白相間、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肉牛愜意地吃著草料。
2018年6月,“90后”馮蕊大學畢業,她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打拼,而是返鄉創業。2019年10月,這家肉牛養殖場在她和父母的努力下辦了起來。
“創業初期,我對于養殖其實一竅不通,也有過迷茫階段。”馮蕊回憶,因為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,只有不停學習,“我了解到很多農業方面的政策,黨和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每年都在加大,因此我堅信,選擇養殖肉牛有前景。”
選址、選種、調配草料……馮蕊從零開始學習肉牛養殖技術。
養牛事業并非一帆風順。馮蕊告訴記者,有一次,幾頭牛身上長滿大小不一的包塊。她上網查找資料、向有經驗的養殖戶請教,得知這種病叫結節病,她果斷采取措施將病牛隔離治療,后來病牛全部治愈。
馮蕊漸漸摸索出一條養殖之路。“養牛是很講究技術的。為了保證讓牛每餐都吃到新鮮食材,我每天早晚都給牛拌草料,拌完之后再給牛喂食。”她說。
如今,馮蕊創辦的肉牛養殖場粗具規模,面積已達300余平方米。“養殖場收益有20%左右,一年下來能收入11萬元。”馮蕊說。
閑不下來的馮蕊一邊和記者聊天,一邊忙著給牛添加草料,時不時摸一下牛犄角,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。“雖然創業多少有些不容易,但是一邊創業一邊陪伴家人,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再苦再累也能承受,現在日子過得很幸福。”她說。
日頭漸高,陽光給這個小村莊鍍上了一層金色光暈。“牛兒吃完草料了,它們需要保持半小時運動量。”馮蕊牽出兩頭牛,準備帶它們出去“散步”。談到未來的打算,她告訴記者,“我準備擴大規模,讓周邊更多村民也來參與肉牛養殖,讓大家一起過上‘牛’日子。”
“農村產業振興離不開像馮蕊這樣的能人。”小溪壩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我們鎮堅持積極培育本土優秀人才,也鼓勵外出優秀人才返鄉創業,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。”
?。ɡ罴t霖 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文/圖)
編輯:譚鵬